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2-12-26 11:29: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抑制HBV復制,減輕肝臟炎癥壞死、有效阻斷和逆轉肝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從而減少肝硬化相關并發癥、降低肝癌和肝病相關病死率(相關鏈接)。盡管國內外指南對于慢乙肝抗病毒治療的適應證均已逐步放寬,但仍有相當數量的慢乙肝患者因不符合現有標準而未能接受抗病毒治療,因而可能導致疾病進展。 近期,在Digestive disease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不符合AASLD 2018指南抗病毒治療指征的未治療患者的5年肝臟不良結局發生率接近13%,幾乎是符合抗病毒治療標準而進行了抗病毒治療患者的2倍。擴大抗病毒治療標準有利于改善肝臟不良結局發生風險。 回顧性分析了5840例患者的病例記錄,初始隊列包括2987例初治慢乙肝患者。這些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25 ± 13.05歲,男性占57.4%。基線時沒有患者發生肝癌。僅有7.73%的患者有肝活檢資料(基線時為4.58%,隨訪時為4.75%),僅有5.12%的患者有肝臟彈性成像資料(基線時為1.51%,隨訪時為4.92%)。 研究結果 基于AASLD 2018指南抗病毒治療標準,最終確定了271例不符合標準-未治療的患者和514例符合標準-已治療的患者。符合標準-已治療患者的特征為:較年輕,男性居多,ALT和HBV DNA水平較高。 根據AASLD 2018指南治療標準和治療狀態劃分的患者基線特征 根據AASLD 2018指南標準劃分的兩組患者的肝臟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 多因素分析校正了年齡、性別、糖尿病、HBV DNA、白蛋白和血小板后發現,不符合標準-未治療組發生肝臟不良結局的風險顯著高于符合標準-已治療組(校正HR: 2.38, 95% CI:1.03 - 5.48,p= 0.04),數據擬合度良好。 根據AASLD 2018指南治療標準和治療狀態預測肝臟相關結局 肝霖君有話說 已有多項研究顯示,未治療的慢乙肝患者存在更高的肝癌和肝外癌癥發生風險(相關鏈接一、二、三)。本研究也證實,不符合AASLD 2018指南抗病毒治療指征且未治療的慢乙肝患者發生肝硬化和/或肝癌的發生率接近13%,幾乎是接受抗病毒治療患者的2倍。 擴大抗病毒治療標準后,未治療與治療患者間肝臟不良結局風險相似,提示擴大抗病毒治療標準的有效性,也再次證實了《擴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專家意見》中提出的擴大抗病毒治療適應證的必要性,同時,美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布的《逐步簡化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標準》也提出將逐步簡化抗病毒治療標準至只要血清中可以檢測到HBV DNA,不管ALT是否升高都需要治療。表明擴大對慢乙肝患者的診治,將有助于減少相關的疾病進展和死亡,有利于最終實現消除病毒性肝炎作為重大公共衛生危害的目標。 參考文獻: Huang DQ, Lee DH, Le MH, et al. Liver complications in untreated treatment-ineligible versus treated treatment-eligibl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J]. Dig Dis.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