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2-11-09 09:23:00
人氣:27
編輯:乙肝新聞
編者按:第73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 (AASLD 2022) 于當地時間2022年11月4日 - 8日在美國召開。
最新數據表明,近40%的慢乙肝患者不符合慢乙肝病毒感染的四個階段,被歸類為不確定期(相關鏈接)。不確定期患者肝癌(HCC)發生風險比非活動期患者高14倍。關于這部分患者的治療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近期,在AASLD 2022摘要中發表的一項大型、多中心、多種族的慢乙肝患者隊列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療可降低不確定期慢乙肝患者70%肝癌發生風險。
研究方法
這項回顧性研究來自美國、歐洲和亞洲的14個地區,根據AASLD指南,納入了持續處于不確定期的初治成人慢乙肝患者。排除FIB-4 > 3.25、明顯纖維化及肝硬化患者。采用治療逆概率加權(IPTW)分析平衡兩組間的臨床特征。未治療組的患者如果從不確定期過渡到另一個階段則被排除,而抗病毒治療組的所有患者在治療開始前都處于不確定期。
患者特征
本研究納入763例(42%為女性)慢乙肝患者(398例接受治療,365例未接受治療)。平均(± SD)年齡為46.4歲(± 13.1),21%為HBeAg陽性,12%為糖尿病,70%為FIB-4 < 1.45,30%為1.45 < FIB-4 < 3.25。
研究結果
患者平均HBV DNA為4.4(± 0.1)log10 IU/mL,中位(IQR)ALT為38(25 - 52)U/L。經IPTW平衡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具有可比性。在平均隨訪6.2年(± 0.2)后,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5年、10年和15年的HCC發生率分別為3%、15%和34%,而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為3%、4%和11%(P = 0.02),在HBV DNA > 1000 IU/mL和年齡> 35歲的患者亞組分析中有類似的結果。
IPTW平衡后,不確定期慢乙肝患者肝癌的累積發生率
(A)總體患者;(B)HBV DNA > 1000 IU/mL;(C)年齡 > 35歲
使用Cox比例風險模型校正了年齡、性別、HBeAg狀態、HBV DNA、ALT、糖尿病和血小板計數,抗病毒治療可降低70%肝癌發生風險(校正風險比0.30,95% CI 0.13 - 0.72,P = 0.007)。
研究結論
利用來自多個地區的數據證明了處于不確定期的慢乙肝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與肝癌發生風險的顯著降低相關。
肝霖君有話說
已有多項研究表明超60%的不確定期慢乙肝患者存在顯著肝組織炎癥和顯著肝纖維化(相關鏈接),并且這類患者的肝癌發生率顯著高于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動期患者,不確定期患者患肝癌的風險比非活動期患者高14倍,年齡> 45歲的甚至超過20倍(相關鏈接)。因此應更加積極的考慮對不確定期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療。
今年發布的《擴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專家意見》指出:對于隨訪1年以上,HBV DNA和ALT模式難以確定的未經治療的“不確定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議抗病毒治療(相關鏈接)。同時,針對HBeAg陰性不確定期慢乙肝觀察研究(領航)項目已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旨在評價不確定期慢性HBV感染者的長期預后及抗病毒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造福更多的乙肝患者(相關鏈接)。
參考文獻:
Huang D, Tran AK, Yeh ML, et al. Antiviral therapy re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 among HBV patients in the indeterminate phase [J]. AASLD2022, Abstracts (36).
往期內容請點擊
【EASL2022速遞】吳超教授團隊:近25%慢乙肝患者處于灰區,超60%存在顯著肝組織炎癥和顯著肝纖維化
【中國派擷萃】吳超教授:不確定期慢乙肝患者治還是不治?
【指南與共識】擴大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