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2-09-23 09:51: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盛秋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指導專家:丁洋教授
編者按:為了更好提高肝病相關救治水平,總結慢乙肝臨床治愈經驗,由北京陳菊梅公益基金會主辦,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病相關感染協作組提供學術支持,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愈見乙肝2022慢乙肝臨床治愈病例賽”已在全國陸續開展,旨在為肝病感染相關醫務工作者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推動我國慢乙肝臨床事業的發展。目前已推選出部分優秀的臨床治愈病例,我們后期將陸續與大家分享這些臨床治愈的成功案例。
目前,肝癌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全球疾病負擔嚴重。在我國,原發性肝細胞癌(HCC)的首要致病因素為HBV感染。HBV相關肝癌患者進行肝切除術后仍有較大復發風險,其中HBVDNA和HBsAg水平是影響肝癌術后復發主要因素,已有多項研究表明實現HBsAg清除可顯著降低肝癌患者肝切除術后復發風險(相關鏈接一、二、三)。目前各大指南和共識逐漸推薦干擾素α作為肝癌術后輔助用藥,以獲得更好的遠期結局。
本期,將與大家分享一例長期核苷治療仍發展為HBV相關肝癌的患者術后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IFNα)聯合抗病毒治療獲臨床治愈,停藥2年后無肝癌復發的病例。
病歷簡介
患者姓名:郭X
性別:男
年齡:57歲
現病史:2007年體檢發現HBV標志物陽性,無不適,肝功異常,間斷保肝治療,未抗病毒治療;2011年開始口服阿德福韋酯(ADV)抗病毒治療,近6年定期復查,2016年01月18日超聲提示輕度脂肪肝。
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壓
家族史:同胞兄弟均為HBV感染者
開始治療時間:2017年
治療前檢查結果:
病毒學:HBVDNA低于檢測下限;
血清學:
HBsAg:46.79IU/mL;HBsAb:1.26mIU/mL;
HBeAg:0.297S/CO;HBeAb:0.01S/CO;
HBcAb:9.87S/CO;
生化學:ALT:26U/L;AST:18U/L;
肝影像學:肝臟核磁增強診斷為肝硬化,肝S8段被膜下結節,肝右葉結節。結合超聲造影考慮為原發性肝細胞癌,彌漫性肝損傷。
治療方案
注:PEGIFNα:聚乙二醇干擾素α;ETV:恩替卡韋;
治療過程
01 前期治療
經前期約6年的ADV治療后HBsAg水平較低(46.79IU/mL),HBVDNA檢測不到,HBeAg陰性,HBeAb陽性。2017年10月11日肝臟核磁增強診斷為肝硬化、肝內結節,進一步肝膽脾超聲造影提示為原發性肝細胞癌;考慮患者為57歲男性,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壓,屬于HBV相關肝細胞癌(2個結節,直徑<3cm)和乙肝肝硬化代償期(Child-pughA級),予以手術切除病灶。術后肝內仍有多發結節,2017年10月17日術后肝臟病理結果證實是原發性肝細胞癌(中分化)和結節性肝硬化;考慮到仍有肝癌復發的風險,故術后采取PEGIFNα與ETV聯合抗病毒治療策略。
02 后續治療
以PEGIFNα+ETV聯合治療為起始周數計算(0周)
HBVDNA低于檢測下限;
HBsAg:33.76IU/mL;HBsAb:0.47mIU/mL;
HBeAg(-);HBeAb(+);
24周,HBVDNA維持檢測不到,HBsAg持續下降
HBsAg:8.7IU/mL;HBsAb:0.76mIU/mL;
48周,HBsAg下降至極低水平,復查肝右葉符合術后改變,多發強化結節消失
HBsAg:1.38IU/mL;HBsAb:0.63mIU/mL;
72周,獲得HBsAg清除
HBsAg:0.01IU/mL;HBsAb:3.56mIU/mL;
鞏固治療至84周,HBsAb轉陽,獲得HBsAg血清學轉換,停藥
HBsAg:0.01IU/mL;HBsAb:29.44mIU/mL;
停藥隨訪至108周,維持HBsAg血清學轉換,HBsAb上升至高水平
HBsAg(-);HBsAb:147.2mIU/mL;
停藥隨訪至180周,HBsAb升高至300mIU/mL以上,復查HBV相關肝癌未復發且肝內結節消失
HBsAg(-);HBsAb:392.23mIU/mL;
指標變化
治療過程中血清學相關指標的變化
治療過程中HBsAg和HBsAb的變化
病例總結
該病例是57歲男性,有HBV家族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慢乙肝患者,在核苷治療6年后HBVDNA檢測不到,HBsAg低水平,HBeAg陰性,仍發生了肝組織學進展,發展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原發性肝細胞癌及肝內多發結節。行肝癌切除手術后,應用PEGIFNα+ETV聯合治療,24周HBsAg水平持續下降;48周HBsAg處于極低水平,肝右葉被膜下不規則信號影像符合術后改變,范圍逐漸減小且多發強化結節消失;72周獲得HBsAg清除;84周HBsAb轉陽,獲得HBsAg血清學轉換,停藥。停藥2年,HBsAb水平持續升高,達到300mIU/mL以上,預示臨床治愈的持久性,極大改善患者的遠期結局。復查發現HBV相關肝癌未復發且肝內結節消失。
總結幾點:
1、長期核苷治療的慢乙肝患者,即使HBVDNA陰性、HBeAg陰性、HBsAg<100IU/mL,仍有HBV相關疾病進展的風險,甚至進展為肝細胞癌。
2、HBV相關早期肝細胞癌根治術后,經PEGIFNα和NA聯合治療后患者HBsAg轉陰,維持HBsAg血清學轉換,肝癌相關復發風險較低,可安全停藥。
3、PEGIFNα停藥后,HBsAb水平持續升高,并達到極高水平,預示患者良好的遠期結局,極大降低了肝癌復發的風險。
4、肝硬化代償期不是PEGIFNα治療的禁忌癥,患者對于PEGIFNα治療肝硬化代償期、肝細胞癌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一般可耐受。
醫生簡介
盛秋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感染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
哈佛大學麻省總院訪問學者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炎學組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遼寧省醫師協會傳染病醫師分會委員兼秘書
遼寧省預防醫學會感染性疾病防控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
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圖片
專家簡介
丁洋教授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亞太醫學生物免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青年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藥物性肝炎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重型肝病和人工肝學組委員
遼寧省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
遼寧省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遼寧省醫師協會傳染病學分會副會長
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往期內容請點擊
【愈見乙肝2022】長期核苷治療仍進展為肝癌的乙肝患者也能追求良好預后
【愈見乙肝2022】有乙肝家族史的HBeAg陽性初治慢乙肝患者層層晉升為優勢患者后聯合抗病毒治療最終獲得HBsAg血清學轉換
【愈見乙肝2022】乙肝肝硬化代償期患者經聯合抗病毒治療實現臨床治愈,pgRNA、cccDNA檢測不到,肝組織學得到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