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7-12 17:28:56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核酸聚合物(NAP)REP2139-Mg或REP2165-Mg是由私人生物制藥公司Replicor開發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在研藥物,目前已經處在Phase2期臨床研究階段。此前已有較多該款藥物Phase2期臨床研究的數據公布,詳細可在肝臟時間微信公眾號歷史文章中查找。
有關REP401研究的數據此前也有不少公布,而關于REP2139-Mg或REP2165-Mg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IFN)和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聯合用藥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療期間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Bs和丙氨酸轉氨酶(ALT)之間的相互作用詳細數據披露相對較少。
在本次歐洲肝病學會年會上,研究人員報告了48周三聯療法期間的HBsAg、抗HBs和ALT動力學情況。
研究人員對REP401研究((Bazinetetal.Gastroenterology2020;158:2180-94)中接受48周三聯療法(之后再接受TDF單藥治療24周)的20名慢性乙型肝炎受試者的血清樣本進行了HBsAg(AbbottArchitect,LLoQ0.05IU/mL)、抗HBs(AbbottArchitect,血清轉化截止值=10IU/mL)和ALT分析。
研究未對HBVDNA進行分析,因為在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單藥治療期間,19/20名參與者的HBVDNA≤2.1logIU/mL。HBsAg階段之間的區別被定義為斜率的至少2倍變化。單相下降(single-phasedecline)定義為單相的(monophasic),雙相下降(two-phasedeclines)定義為雙相的(biphasic)。治療終止時HBsAg從基線總體降低<1log的患者被定義為無應答者(NR)。
研究發現了三種HBsAg動力學模式:無應答者(NR)(n=4,圖1a)、單相下降(n=12,圖1b)和雙相下降(n=4,圖1c)。與單相/雙相下降(3±3周,p=0.001)相比,無應答者(NR)中HBsAg下降(9±2周)延遲。
單相患者的HBsAg下降率為0.52±0.22logIU/mL/周,到第18±8周均達到<LLoQ。雙相參與者(0.03±0.02logIU/周)的第一階段下降與單相參與者(0.25±0.15logIU/mL/周)相比較慢(p=0.02),治療終止時只有一名患者達到<LLOQ(圖1c)。
基線時17/20參與者未檢測到抗HBs。早期(14±5周,圖1b)血清轉化(0.23±0.09log/mIU/wk)伴隨11/12參與者的HBsAg單相HBsAg下降。只有1/4參與者的HBsAg雙相HBsAg下降(圖1c),并且沒有一個無應答者(NR)(圖1a)在治療終止時經歷了血清學轉換(圖1a)。
研究發現ALT動力學與HBsAg下降無關。ALT的瞬時升高(基線39±19U/mL)至比平均基線ALT高12.0±10.4倍的峰值,然后在終止治療時下降(相較于基線的2.9±2.4倍)。19/20參與者的ALT瞬時升高與HBsAg下降以及單相下降中的抗HBs血清轉換同時發生。
REP2139-Mg和REP2165-Mg之間的動力學模式沒有差異。
綜上。研究認為,聯合用藥治療后較長時間(>6周)才出現HBsAg的降低可能預示著對聯合治療無反應。伴隨ALT升高和抗HBs血清學轉換以及HBsAg的快速下降表明,基于核酸聚合物(NAP)的治療能否會導致特異性的抗HBV免疫反應仍有待確定。
我自己看完這個藥的內容實在不知道該給個什么合適的標題,所以、、、、、各位自行發揮吧!還是歡迎關注肝病新藥的朋友關注肝臟時間微信公眾號。(更多肝病新藥研究信息敬請關注“肝臟時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