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10-21 08:59: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恩替卡韋(ETV)是一種有效的抑制HBV復制的核苷類似物,具有良好的藥效和耐受性,與替諾福韋酯相比,ETV對腎臟和骨的副作用也小很多。長期ETV治療可改善肝臟組織學,降低肝癌的發病率。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ETV的應用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肝癌的發生,但卻不能消除發生肝癌的風險。
那么服用恩替卡韋的患者患肝癌的幾率大約有多少呢?長時間服用會使風險降的更低嗎?如何預測服藥后罹患肝癌的風險呢?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應用ETV后的肝癌風險
今年,一項納入1397例ETV治療的慢乙肝患者的研究給出了最新的統計數據。該研究的結果顯示ETV治療3年、5年和10年肝癌累積發生率分別為4%、9.1%和15.8%。在整個隊列中,肝癌的年發病率在治療前5年為2.28%,在治療后5-10年內為1.34%。
可以看到,雖然使用ETV治療,但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患者肝癌的累積發生率仍越來越高,在10年達到了約16%,年發生率也約為1%-2%。
二、服用更久的藥對降低肝癌發生風險有幫助嗎?
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ETV/TDF治療的慢乙肝患者在ETV/TDF治療5年后出現肝癌的風險降低。然而,韓國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接受ETV治療的前5年內和5年后,慢乙肝患者的肝癌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
上面提到的今年的文獻中也寫到,在接受ETV治療的5年內和5年后,包括肝硬化患者和非肝硬化患者,肝癌的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ETV治療后5年內和5年后,肝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但無明顯變化。
三、哪些因素可以預測應用ETV后的肝癌發生風險?
研究表明,老年、基線檢查時和用藥第5年血小板計數低、第5年肝臟硬度≥12kPa與ETV/TDF治療5年后的肝癌發展獨立相關。也就是說,年齡越大、血小板計數越低、肝臟硬度越大的患者越需要注意。
而最近又研究發現,ETV治療1年/5年時的纖維化-4(FIB-4)指數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是肝硬化患者接受ETV治療前5年內肝癌的獨立預測因子。治療的第5年,高危組(FIB-4>2.20和AFP>3.21ng/mL)和低危組(FIB-4≤2.20和AFP≤3.21ng/mL)10年肝癌累計發病率分別為48.7%和0%。差別之大令人咋舌!
通過小編今天的這篇文章,各位服用ETV的戰友是否對服藥后肝癌發生的概率和危險因素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了呢?肝癌早期篩查不易,各位戰友一定要注意定期復查,每半年做1次B超,必要時進行加強核磁、CT或者肝穿輔助治療,切不可諱疾忌醫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