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9-03 11:12:01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編者按:臨床上對肝臟病理學狀態的評估是了解病情和治療決策的關鍵。最近肝霖君在系統分析免疫耐受期(相關鏈接)和免疫控制期(相關鏈接)慢乙肝人群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時發現,指南未明確推薦進行肝活檢或治療的人群中,許多通過非侵入性評估為肝組織學正常的人群實際存在顯著肝臟病理學改變。非侵入性評估是否可以正確反映慢乙肝患者的肝臟組織學狀態呢?EASL2020一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發現非侵入性診斷標志物(APRI、FIB-4或FIB-5)均不能可靠地預測慢乙肝患者的肝纖維化,與實際肝臟病理狀態仍存在差距。
研究方法
該研究納入來自3所大學醫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226例慢乙肝患者,均為根據AASLD指南未達到治療指征的無癥狀慢乙肝患者或未治療的人群,且均接受了肝活檢。將患者分為A組和B組(A組:ALT正常、年齡>40歲和HBV DNA> 2000 IU/mL;B組:ALT為1-2 ULN和HBV DNA> 2000 IU/mL)。采用非侵入性指標FIB-4、FIB-5、天冬氨酸轉氨酶和血小板比率(APRI)指標預測顯著肝臟纖維化(METAVIR≥ 2)。顯著肝臟炎癥定義為肝組織學活動指數(HAI)≥ 3。
研究結果
226例患者(152名男性,40.0 ± 12.3歲)中,47.34%(107/226)的患者存在顯著肝臟纖維化和/或肝臟炎癥。34%的A組患者有顯著肝臟纖維化和/或炎癥。B組患者中,61.9%的HBeAg陽性和47.14%的HBeAg陰性患者有顯著肝臟纖維化和/或炎癥。ALT為1-2 ULN的患者比持續ALT正常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顯著的炎癥(60/81 vs. 21/81,P = 0.001)。
與肝活檢檢測出的顯著肝臟病理學變化結果相比,非侵入性評估方式如APRI、FIB-4和FIB-5對肝纖維化評估的AUROC僅為0.5-0.6,說明非侵入性診斷指標預測肝纖維化的可靠性較低。其中APRI的靈敏度僅為42%,FIB-4和FIB-5的特異度均<50%,提示這些指標誤診率和漏診率均較高。
研究結論
ALT升高至1-2 ULN與顯著的肝臟炎癥相關。非侵入性診斷標志物均不能可靠地評估預測肝纖維化。在無法使用TE或MRE的資源有限的環境中,肝活檢仍然是ALT正常的慢乙肝患者檢測纖維化和啟動抗病毒治療的金標準。
參考文獻:
Shukla A, Gupte A, Chaubal A, et al. Commonly used non-invasive markers do not reliably predict liver fibrosis in those patie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ho really need it: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EASL2020. Abstracts (poster FRI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