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3-12 16:41: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2019版《中國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問世以后,在學術界以及藥物研發都在不斷探究,當前指南重點提倡成人慢性乙肝(CHB)的初始治療選藥相當關鍵,初始治療或可以決定日后肝病轉歸方向。
乙肝病情的持續進展與乙肝病毒持續大量的在體內復制有直接關系。因此,弄清楚乙肝發病導火索以后,適當時機掌握抗病毒藥物治療,就成為慢性乙肝能夠穩定病情重中之重。新版指南中,簡化各項抗病毒標準,即在轉氨酶明顯升高而且HBV-DNA陽性,即高病毒載量時,應立即使用抗病毒藥物。
目前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兩種,核苷類藥物(NAs)和干擾素(IFN)。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韋酯(ADV)以及替比夫定(LDT)已經漸漸退居乙肝二線治療藥物,一線治療藥物是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以及丙酚替諾福韋片(TAF)。
選擇不同類型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也各不相同。相比于核苷類藥物,干擾素對乙肝患者的副作用比較大,使用干擾素后可出現食欲減退、脫發以及發燒等不良反應。而核苷類藥物主要以口服給藥,因此,所帶給乙肝患者的不良反應遠低于干擾素副作用。拉米夫定是乙肝患者再熟悉不過的核苷類藥物,優點是抗病毒作用明顯,但是隨著服用時間延長,耐藥率也會逐漸上升。
目前,在全球拉米夫定已經不再是指南推薦乙肝治療藥物。因為成人慢性乙肝的治療,療程均為長期治療,長療程藥物必然需應用耐藥率低的抗病毒藥物。小番健康提醒,從藥理學對比拉米夫定與阿德福韋酯,阿德福韋酯逐年耐藥發生率也遠低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作為初始治療第一年未有耐藥性產生。
而阿德福韋酯使用2年后,耐藥率也不會超過4%,因此即便初始治療選擇的阿德福韋酯(ADV),長期選擇依然比較少出現耐藥性問題。抗病毒治療藥物也有療程,并非終身治療藥物,以核苷類藥物作為初始治療藥,乙肝患者服用時間平均約為3-4年左右。所以,在藥物研發角度,能夠實現長期性抑制體內乙肝病毒復制,并不會產生耐藥性,即為符合一線治療藥物標準。
初始治療選藥,對乙肝患者非常重要,甚至將影響到今后肝病轉歸方向,以及再治療難易程度。因為已上市的核苷類藥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以及替諾福韋酯,均有大量臨床實驗數據支撐,完成一致性評價后,治療效果基本能夠等同于原料藥,而核苷類藥物種類豐富之后,令乙肝患者能夠從容選擇,不會再如過去,僅有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