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3-01-17 11:56:38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編者按:2023年1月6日 - 8日,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辦,廈門市醫學會承辦的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成立30周年大會暨2022年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學術年會在廈門隆重召開。
1月7日,來自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黃德良醫生進行了有關“高ALT水平是持續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組織改變的風險因素”的論文報告。肝霖君與您分享精彩內容。
研究方法
目前對于正常ALT水平閾值仍然存在爭議,無創模型未能很好地評估ALT正常慢乙肝患者的組織學改變,因此,探索ALT水平與ALT持續正常的慢乙肝患者的肝臟組織學間的關系尤為重要。本研究納入2015 - 2021年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HBsAg陽性> 6個月,未接受核苷或干擾素α治療的慢乙肝患者,患者的ALT水平正常持續12個月以上,至少有2次間隔大于3個月的ALT監測結果。患者住院期間接受肝活檢、肝組織病理學檢查。最終從3512例患者中納入991例進行分析。
ALT正常值上限(ULN)為40 U/L;低正常ALT水平為≤ 20 U/L(≤ 0.5 × ULN);高正常ALT水平為> 20 U/L(> 0.5 × ULN)。采用Scheuer評分系統對肝活檢標本進行肝壞死性炎癥分級(G0 - G4)和肝纖維化分期(S0 - S4),顯著肝組織炎癥為≥ G2,顯著肝纖維化為≥ S2,顯著肝組織學改變為≥ G2和/或S2(≥ G2/S2)。
研究結果
患者特征
ALT ≤ 20 U/L組(n = 431)與ALT > 20 U/L組(n = 560)患者的年齡、HBsAg、HBeAg、HBeAg陽性患者比例及GGT水平相似,但ALT ≤ 20 U/L組患者的女性患者比例(P < 0.001)及血小板(PLT)水平(P = 0.004)顯著更高,HBV DNA(P = 0.028)、ALT(P < 0.001)、AST(P < 0.001)、ALP(P < 0.001)水平均顯著低于ALT > 20 U/L組。
01
肝活檢顯示高正常ALT(> 20 U/L)患者存在顯著肝組織改變的比例更高
根據無創模型FIB-4及APRI評分顯示,絕大部分患者(> 90%)處于非顯著肝纖維化及非肝硬化階段,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
但肝活檢顯示,與ALT ≤ 20 U/L組相比,ALT > 20 U/L組的顯著肝組織炎癥(27.37% vs. 16.47%)及顯著肝纖維化(49.91% vs. 33.17%)的比例均更高。
02
高正常ALT患者發生顯著肝臟炎癥、顯著肝纖維化及顯著肝組織學改變的風險更高
單因素分析顯示,AST、ALT是慢乙肝人群顯著肝組織炎癥、顯著肝纖維化及顯著肝組織學改變的相關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調整性別、年齡、HBeAg狀態、ALB、PLT及HBV DNA水平等混雜因素后發現,ALT每增加5 U/L,患者發生顯著肝臟炎癥、顯著肝纖維化及顯著肝組織學改變的風險分別增加23%、24%及26%。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調整混雜因素后提示,高正常ALT組發生顯著肝臟炎癥、顯著肝纖維化及顯著肝組織學改變的風險分別是低正常ALT組的1.74、2.13及2.01倍。
ALT水平與顯著肝臟炎癥、顯著肝纖維化及顯著肝組織學改變呈正相關,ALT水平越高,患者的相關疾病進展越嚴重。
研究結論
本研究表明,在ALT水平正常的慢乙肝患者中,約40%患者存在顯著肝組織損傷,高ALT水平組尤為明顯。在ALT持續正常的慢乙肝人群中,ALT水平與顯著肝組織學損傷呈正相關,高正常ALT水平的ALT正常慢乙肝患者可考慮進行肝活檢評估肝組織病理學改變,從而決定是否進行抗病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