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2-12-15 11:48: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編者按: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和西安醫學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承辦的“第八屆絲路肝病論壇暨2022西安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學術年會”于2022年12月2 - 3日在西安順利召開!
12月3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趙英仁教授做了有關“PEG IFNα降低慢乙肝相關肝癌發生風險”的大會發言。肝霖君與您分享精彩內容。
一、肝癌流行病學及其關聯
中國男性的年齡標準化肝癌發生率為全球第四位,女性為第二位。我國80%以上的肝癌(HCC)患者是由HBV感染引起的,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遺傳史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慢乙肝(CHB)患者中,HBsAg水平是HCC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NAs治療可以降低CHB患者46.9%的肝癌發生風險,但肝癌發生風險仍然較高。NAs治療獲得完全應答的患者HBV DNA水平接近于非活動期CHB患者,但相比于非活動期患者,這部分患者仍有更高的肝癌發生風險。
二、干擾素α治療慢乙肝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降低
REVEAL研究:納入3411例HBsAg陽性患者,采用Cox風險回歸模型評估HCC發生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在HBV DNA低水平的患者中,HBsAg水平越低的患者HCC發生風險越低。
臺灣葉昭廷教授研究:回顧性納入330例接受PEG IFNα或NAs治療的CHB患者,評估接受治療的CHB患者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結果顯示,PEG IFNα治療較NAs顯著降低90%肝癌發生風險。多因素分析發現,無肝硬化與PEG IFNα治療是降低肝癌發生的獨立因素。
上海瑞金醫院研究: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1112例患者,其中755例為初治患者。430例患者接受IFNα單藥或聯合NAs治療,682例患者只接受過NAs治療。平均隨訪5.41年。結果顯示,PEG IFNα在整體和初治患者中降低肝癌發生率顯著優于NAs。多因素分析顯示,IFNα組患者肝癌發生的風險僅為NAs組的15%。
采用肝癌評分模型將慢乙肝患者分為HCC低危人群和HCC高危人群。結果顯示在高危人群中,PEG IFNα組較NAs組的HCC發生率顯著更低。
三、IFNα降低HBV相關肝癌發生機制
HBV編碼的蛋白質可能會改變宿主細胞的基因表達及細胞的表現形式,其中HBx蛋白是HBV相關HCC中最主要的相關蛋白,具有增強病毒復制、促進肝癌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和促使肝細胞癌變等多重作用。
HBsAg可以通過上調TLR促進HBV相關HCC細胞的侵襲,因此高水平HBsAg會增加HCC發生風險。相比于NAs,PEG IFNα可以更有效地降低HBsAg水平。在動物實驗中,IFNα可以減少HBx的表達,并抑制HCC細胞的增殖、遷移、侵襲和血管新生,進而降低HCC發生的可能。
IFNα還可以通過誘導TGFβ1的產生,促進細胞合成和Bax、Caspase3等蛋白的分泌,進而誘導肝臟腫瘤細胞凋亡,預防HCC的發生。
四、總結
1、CHB的治療應以降低肝纖維化、肝硬化并發癥、HCC及肝病相關死亡風險為最終目標,擴大治療人群,防止CHB患者疾病進展;
2、IFNα降低HCC發生機制得到不斷證實,應用PEG IFNα較NAs更能顯著降低CHB患者HCC發生風險;
3、高風險患者(HBsAg高水平、有肝癌家族史的男性患者)盡早接受PEG IFNα治療可有所獲益,并大大降低HCC的發生風險。
往期內容請點擊
【全球聽說】最新全球乙肝疾病負擔系統性分析:2019年乙肝相關疾病導致全球55.5萬人死亡
【AASLD2022速遞】抗病毒治療可降低不確定期慢乙肝患者70%肝癌發生風險!
【AASLD2021速遞】新證據: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肝癌發生風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