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4-28 11:15:41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第三屆慢乙肝臨床治愈峰會暨中國派高峰論壇于2021年4月17日在廈門圓滿舉行。
會議期間,雨露肝霖作為媒體支持,邀請到大會講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謝青教授就慢乙肝新藥話題進行了采訪。
問:您認為近幾年可能出現超越現有乙肝臨床治愈療效的新藥嗎?新藥單藥能實現臨床治愈或者完全治愈嗎?
謝青教授:
乙肝新藥研發處于早期,多靶點聯合是趨勢
關于乙肝臨床治愈的新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也參加了多項來自全球和中國企業發起的I期和II期臨床試驗。但是從現有的臨床數據來看,這些新藥還處于一個小樣本的I期或者II期的早期臨床研究階段,似乎這些新藥的單藥治療其實還很難達到我們專科醫生或者專家的預期目標。能夠一棒打定的這個夢想可能目前還是不能實現的。
另外我們現在從全球的乙肝臨床治愈新藥的方案設計可以看到,過去是新藥單藥設計,再到現在新藥單藥聯合口服的核苷類藥物,甚至現在有很多的乙肝臨床治愈新藥的II期臨床試驗加入了長效干擾素。那么為什么要在研究設計當中加入長效干擾素呢?達到臨床治愈的目標,其實不僅僅是靠針對乙肝病毒生物周期的靶點,更多的可能還是需要把宿主的免疫功能調動起來,最終能夠將HBsAg清除。我覺得這才是將來乙肝臨床治愈新藥的方案設計當中需要考慮的多靶點的聯合治療方案設計,這樣才能最終獲得臨床治愈的新藥。
不能等待,攜手讓一部分患者達到臨床治愈
那么對我們目前從事病毒性肝炎臨床診治的肝病專家或者是感染科專家來說,我們還不能等待,因為從現在的數據來看,我預估5年內乙肝臨床治愈新藥還不能在中國上市。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對人類健康危害的目標,現在是2021年,離2030年還有9年的時間,如果是5年或者是9年的時間里,沒有乙肝臨床治愈的新藥上市,那我們是難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的。所以還是要感染科和肝病醫生能夠共同攜手,在中國乙肝還是一個比較大流行率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去嘗試用現有的治療方案,能夠讓中國的一部分的乙肝患者達到臨床治愈。
用好長效干擾素是一門藝術,優化策略助力臨床治愈
我經常在全國講課的時候同感染科、肝病科醫生講到,其實核苷類藥物治療非常簡單,2019版的指南已經大力推廣核苷類藥物的治療,一天吃一片藥。口服核苷類藥物治療解決了一部分乙肝的疾病進展問題,但是還不能滿足于現狀,因為有大量的數據發現使用了核苷類藥物治療后一部分病人病情還有進展,包括逐步進展到肝硬化,甚至一些肝癌高風險人群發生了肝癌。所以我們如何去選擇更好的治療方法來改善這些人群的臨床結局呢?大的著名醫院、知名的三級醫院的教授和普通社區的醫生,在使用核苷類藥物治療方面,他們的水平是一樣的。但是誰能夠在這樣的人群當中去選擇一些比較好的人群,采用基于長效干擾素的治療策略,其實這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僅要做一名普通的醫生,我們更要做一位會用干擾素的、具有藝術的肝病科或感染科的專家。這樣我們也可以擔起責任來在接受口服的核苷類藥物治療的或者是初治的病人中,選擇一些比較好的人群采用長效干擾素的治療。怎么去選擇人群就要靠醫生的水平和能力去識別,這位患者是適合用干擾素還是不適合用干擾素,或者是這些患者用了干擾素能否獲得比較好的應答,這就是醫生的一門藝術。
我在醫生的這個平臺上也呼吁我們的臨床醫生可能還不能僅僅滿足于口服的核苷類藥物治療對HBVDNA的控制,我們還要立足于讓一部分的患者能夠達到臨床治愈,而目前在沒有乙肝治愈新藥上市之前,我們完全是有條件,可以在兩類抗病毒治療策略當中進行優化組合,然后讓一部分患者達到臨床治愈。
觀看謝青教授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