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7-24 16:52:19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Q1:您最近發表了HBsAg水平極低的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接受短期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治療可獲得高的臨床治愈率的相關研究,請您介紹一下這個研究的設計初衷及最終結果。
曾慶磊教授: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講:
第一,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的定義。我個人認為稱為非活動性HBV攜帶者更加合理。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往往提示HBVDNA是低于檢測下限的,但是部分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是能檢測到低載量HBVDNA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將乙肝自然史的第三期稱為非活動性HBV攜帶狀態,將相應的人群稱為非活動性HBV攜帶者更加合理。
第二,非活動性HBV攜帶者的管理。目前各大主要的指南均沒有推薦對這部分人群進行抗病毒治療,主要原因是短期內其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較低。
第三,國內對于乙肝依然有一定程度的誤解和歧視。很多公眾甚至臨床醫生都認為乙肝可以通過吃飯傳播,其實乙肝是不通過消化道傳播的。這部分受歧視的人群主要是青壯年的職場人群,在年度體檢時,若工作單位不按國家的規定私自檢查了乙肝五項,發現其乙肝五項中HBsAg是陽性的,這可能會影響其在職場的發展。所以這部分人群有很強烈的想摘掉乙肝帽子的愿望。
第四,國內外對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的研究相對較少。國外對這部分人群臨床治愈的研究很少,但國內有兩個主要的相關研究,分別來自北京地壇醫院的謝堯教授的研究組和北京佑安醫院陳新月教授的研究組,這兩個研究都發現針對這部分人群的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治愈率。但是這兩個研究使用的都是進口的長效干擾素,且沒有專門報道極低HBsAg水平患者的臨床治愈情況。
第五,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基線HBsAg水平越低,臨床治愈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我們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入組了有強烈摘帽意愿的HBsAg<20IU/mL的非活動性HBV攜帶者,其中治療組16例,治療藥物是派格賓(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180μg/周,皮下注射,預期療程是48周;對照組16例,不接受治療僅隨訪。我們發現治療組平均19.7周,有15例發生HBsAg清除,臨床治愈的比例高達93.8%。而對照組16例平均隨訪12.6個月,0例發生HBsAg清除,并且有1例發生轉氨酶升高。我們發現乙肝疫苗有助于HBsAg清除后產生HBsAb或提高HBsAb的滴度,下一步,我們還會長期隨訪這部分人群,并擴大相關的研究。
Q2:您對于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的治療有什么建議?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研究中提到的對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的分層管理嗎?
曾慶磊教授:2017年,北京佑安醫院陳新月教授等發表在Hepatology上的研究中,入組的是HBsAg<1000IU/mL的非活動性HBV攜帶者,治療組共有94例患者,其中HBVDNA<20IU/mL的人群給予聚乙二醇干擾素α單藥治療,20IU/mL≤HBVDNA<2000IU/mL的人群則給予聚乙二醇干擾素α聯合阿德福韋酯進行治療,療程為96周。治療組48周和96周的HBsAg清除比例分別為29.8%和44.7%,顯著高于對照組2.4%。
2016年,北京地壇醫院謝堯教授發表在WorldJournalofHepatology上的研究,入組HBsAg<100IU/mL的非活動性HBV攜帶者,接受PEGIFNα治療72周,隨訪24周。96周時,治療組65%的患者獲得了HBsAg清除,有60%的患者獲得了HBsAg血清學轉換。對照組40例中0例發生HBsAg清除。
2020年,我們的研究入組HBsAg<20IU/mL的非活動性HBV攜帶者,患者通過19.7周的國產聚乙二醇干擾素α(派格賓)治療,實現了93.8%的HBsAg清除率。我認為,單憑這幾個研究很難推翻指南的推薦意見,但我同時認為對于HBsAg水平不同的非活動性HBV攜帶者,可進行分層管理,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雖然同為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但其優勢程度不同,比如HBsAg水平越低,其優勢會越明顯。未來的研究可考慮制定一個最優的HBsAg水平的cut-off值,以促進非活動性HBV攜帶者的乙肝脫帽概率最大化或花費最小化。
Q3:您此次研究采用的均為國產聚乙二醇干擾素,您在用藥和療效方面有何體會與感受?
曾慶磊教授:這個研究中所有治療的患者都接受的是國產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治療,也就是派格賓,平均治療療程20周,實現93.8%的HBsAg清除率,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無一例患者因副作用而停藥,總體耐受性良好,與派格賓III期臨床研究中的描述基本一致。在平時的臨床診療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派格賓在治療普通慢乙肝的療效與進口的產品類似,一般不良反應也與進口產品相類似,主要表現在流感樣副作用以及骨髓抑制所導致的細胞減少。本研究的發表也為派格賓后期在臨床上更為廣泛的應用,增加了循證醫學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