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6-05 16:55:06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編者按:臨床治愈作為指南推薦的慢乙肝患者的治療目標,已經得到國內外的關注和認可,肝霖君曾系統探討HBsAg清除可顯著降低慢乙肝患者肝癌發生風險的話題(點擊獲取鏈接)。最近發表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IF=7.96)上的一篇針對HBsAg清除的慢乙肝患者遠期結局的薈萃分析發現:HBsAg清除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遠期結局(肝癌、失代償肝硬化、肝移植和/或死亡),并支持將HBsAg清除作為慢性HBV感染者治療的主要終點。
研究方法
該研究對PubMed,EMBASE和Cochrane庫等數據庫進行綜合搜索,如果符合以下標準,則納入文章進行分析:(1)研究中的慢乙肝患者≥50歲,(2)基線和隨訪期間有檢測HBsAg狀態,(3)存在HBsAg清除組和HBsAg持續存在組的比較,(4)研究出現一項或多項遠期目標臨床終點(如HCC,失代償肝硬化,肝移植(LT)和/或發生全因死亡)。
分析文獻中隨訪期間HBsAg情況、肝癌、失代償期肝硬化及肝移植和/或全因死亡的發生率。使用隨機效應模型對每個終點和復合終點進行了比值比(RR)的薈萃分析。
研究特征
從數據庫中搜索到3504篇已發表文章,最后納入28篇研究,共計188,316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已治療和未治療),進行了1,486,081人·年(P-Y)的隨訪。其中18項研究主要針對亞洲人群(B/C型為主),10項為前瞻性研究,16項研究主要為接受治療的患者。28項研究中,26項有肝癌相關數據,7項有失代償期肝硬化數據,13項有肝移植和/或全因死亡發生數據。
獲得HBsAg清除的患者的肝癌、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移植和/或全因死亡發生情況均顯著改善
HBsAg清除組的復合終點發生率低于HBsAg持續存在組,分別為0.19/1000人·年和2.45/1000人·年。
其中,HBsAg清除組的肝癌發生率低于HBsAg持續存在組(0.14/1000人·年 vs. 1.81/1000人·年);肝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移植和/或全因死亡發生率均低于HBsAg持續存在組(分別為1.37/1000人·年 vs. 3.65/1000人·年; 1.57/1000人·年 vs. 12.71/1000人·年)。
各個研究間異質性水平較低(I² = 11.7;P = 0.288),表明所納入研究的證據具有一致性。
不同研究亞組得出一致結果:HBsAg清除可顯著改善慢乙肝患者遠期結局
HBsAg清除組發生失代償期肝硬化的總RR為0.28 (95% CI, 0.13-0.59; P =0.001) ,肝癌為0.30 (95% CI, 0.20-0.44; P <0.001),肝移植/死亡為0.22 (95% CI, 0.13-0.39; P <0.001),復合終點為0.31(95% CI, 0.23-0.43; 95% CI, 0.023-0.43; P <0.001)。
對納入種族,共感染者亞群以及基線時的HBeAg狀態對研究進行分層,分析各個亞組獲得HBsAg清除后發生復合終點的RR值,各亞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 >0.05)。
每個亞組的RR值均<1,顯示HBsAg清除可顯著改善遠期結局
未治療人群,總人群和接受治療的人群獲得HBsAg清除后的RR值也無顯著差異。
肝霖君有話說
該研究為第一個系統薈萃分析HBsAg清除患者遠期臨床結局(除肝癌外)的相關研究,該研究囊括了1990年至今數據庫上發表的所有文章,所有納入文章異質性低,全面系統地分析得到HBsAg清除可顯著改善慢乙肝患者遠期結局的結論。
慢乙肝臨床治愈的理念從2015年中國專家提出至今,已得到許多肝病專家的認可,并成為了乙肝研究的熱點。該分析納入的研究時間也主要集中分布在2015年左右,隨后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獲的HBsAg清除可顯著改善患者預后,可幫助慢乙肝患者長期獲益。
參考文獻:
Anderson RT,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erocleara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