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4-01 23:39: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相比國外許多正處于臨床一二期試驗的乙肝新藥,目前我們國內的豪森藥業研發的抗病毒1.1類創新藥HS-10234,已經開始進入隨機、雙盲、雙模擬陽性藥對照的III期臨床。
從公開信息查到,目前國內已經進入III期臨床的乙肝新藥有5種,HS-10234是其中之一,該新藥為新一代的單磷酰胺單酯類替諾福韋前藥,主要研發優勢是,該在研III期臨床新藥既能夠提高抗病毒治療效果,還可以減低藥物毒副作用,屬于新型的替諾福韋前藥。而這家豪森藥業為國內大型醫藥集團,下設豪森醫藥研究院。
2018年12月6日,該創新藥已經展開評價HS-10234用于治療慢性乙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III期臨床主要評估該在研新藥對比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DF)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乙肝病毒長期與難治愈聯系到一起,因為病毒為DNA病毒,有核心和外殼兩部分構成,乙肝病毒基因組存在于核心顆粒位置,是由雙鏈不完全環形構成。
乙肝病毒復制原理既是治療難點,復制模板cccDNA高度穩定,可以長期存在人體肝細胞內,國內外肝病醫藥學認可的有效治療藥物,主要有恩替卡韋(ETV)、替諾福韋酯(TDF)以及長效干擾素。以上是乙肝目前的一線用藥,ETV和TDF都屬于核苷酸類似物(NAs),治療乙肝原理為在乙肝病毒復制過程中,通過與病毒競爭性的結合到DNA上,但是,NAs只能完成一次上述過程。NAs缺陷也十分明顯,需要長期口服用藥。
導致NAs長期服用,主要原因是,NAs無法進入肝細胞核內的復制模板cccDNA起作用,只能夠抑制胞質環境下的乙肝病毒復制。同時,長期口服NAs還容易發生耐藥,一旦停用NAs容易造成乙肝反跳,HBV-DNA再次反彈,副作用也會隨著服用時間延長和增加。
干擾素(IFN)是乙肝治療另一個方向,但是,IFN對乙肝病毒本身無法直接殺滅或抑制,所以IFN治療主要是間接抗病毒作用,并非針對乙肝病毒本身研發的藥物。當然,干擾素本身具有廣譜性,治療效果也相比NAs具有更高的表面抗原陰轉率,但是,并非所有乙肝患者(CHB)都適合使用IFN,大部分CHB對IFN應答率不佳。同時,IFN對人體副作用高于使用NAs。
我們回到開頭,小番健康介紹的已經進入II期臨床的HS-10234片,屬于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原理已經在上面講清楚。核苷酸類似物主要作用于干擾乙肝病毒DNA的合成,終止乙肝病毒DNA鏈延長而起到抗病毒作用。所以,不難發現,核苷酸類對比干擾素,核苷酸類似物才是真正針對乙肝病毒研發的抗病毒藥物。
HS-10234的研發亮點是,相比從前的NAs,該創新藥具有更低的對人體副作用毒性,同時該在研創新藥也能夠起到抗病毒作用的核苷類似物。公開信息顯示,HS-10234是替諾福韋前藥,國內參與該新藥III期臨床已有963人,主要評價該新藥在口服48周后,抑制乙肝病毒效果,即HBV-DNA下降幅度能否低于29IU/mL。
小番健康結語:HS-10234為1.1類創新藥,替諾福韋前藥,目前已經啟動隨機雙盲對照的III期臨床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多數具備實力的藥企,多屬于研發三種方向,即阿德福韋前藥、替諾福韋前藥、克拉夫定前藥。豪森藥業自主研發的HS-10234片已經進入三期臨床,原理上,該創新藥無法徹底根除cccDNA,主要亮點是低毒副作用與增強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