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19-10-16 16:02:29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謹慎起見,抗病毒治療前,應該做哪些檢查?
理論上最好做肝穿刺檢查,就可以明確上面提到的體內病毒分布和數量,纖維化程度等等。
對于選擇干擾素治療或者核苷類藥物,一般是由患者和臨床醫生商量以后,通常需要結合患者的婚育情況、工作、生活、身體癥狀、經濟能力等選出最適合的方案和藥物。
因為大多數抗病毒治療都屬于長期治療,所以還需要明確以下小番健康歸納的幾點注意:
比如,如果屬于母嬰垂直傳播,有乙肝家族病史者,不適用干擾素進行治療,即便選擇了干擾素,治療效果也不理想;肝功失代償或者晚期肝硬化患者,高黃疸患者,也不適合干擾素治療;
前期提到過,核苷類藥物中的阿德福韋酯(ADV)主要用于對拉米夫定(LAM)耐藥后使用,而針對兒童初期治療并不適合選擇拉米夫定(LAM),但是拉米夫定(LAM)卻可以用于肝功能失代償患者。
對肝硬化腹水或者重型肝炎患者,如果他們的HBV-DNA陽性,還可以選擇恩替卡韋(ETV)和拉米夫定(LAM)。
抗病毒治療是否有風險?治療前需知道什么?
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治療前要多和臨床醫生交流自身的肝臟功能狀態、病毒復制指標、肝組織病理等。如果符合抗病毒治療標準,就不要錯失抗病毒時機。
當然,我們也要實事求是,抗病毒治療的主要風險在于有一小部分人抗病毒后也未必能夠把病情比較理想的控制住,所以要在經濟和身體狀態允許的前提下,綜合慎重選擇。
乙肝新藥這么多,抗病毒治療方向如何?
通過小番健康長期對抗病毒治療的介紹,都知道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那就是無論是核苷類藥物還是干擾素,都有自身優勢和不足。所以,并沒有哪種藥物絕對適合乙肝患者治療,它們的藥物劑量、不良反應、療程、適應癥也有略微差別。
在治療前,非常看重肝組織內的病毒分布和數量,肝炎和纖維化程度,都已經真正決定了選擇哪一種抗病毒藥物。小番健康提醒,乙肝患者治療前,需要掌握三個方向,分別是藥物選擇、治療時機以及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