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19-03-18 09:53:52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今天是我國第19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愛肝日主題是:維護肝臟,增進健康。據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13億的肝臟疾病患者,每年約有200萬人死于肝臟疾病。我國有3.93億肝臟疾病患者,約占全世界的30%。如何維護肝臟健康,減少肝臟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當前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之一。
不良生活方式威脅肝臟健康
“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害等非感染性肝臟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肥胖、不合理膳食、藥物濫用、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不良生活方式日益成為威脅肝臟健康的潛在殺手。”17日,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肝病科主任田廣俊醫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醒市民,不合理飲食、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廣大市民應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維護肝臟健康。
“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消化器官和實質性臟器,具有強大的功能。肝臟中發生的化學反應多達1500種,是人體內巨大的‘化工廠’和代謝器官。”田廣俊告訴記者,人體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物質(葡萄糖、蛋白質、脂肪)都需要在肝臟中進行合成、生物轉化、分解,進而為生命活動提供必須的能量與物質。同時,肝臟還是人體的解毒器官、免疫器官以及人體凝血功能的調節器官。
據悉,目前的肝臟疾病可分為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等)、腫瘤性疾病(肝血管瘤、肝腺瘤、原發性肝癌)、代謝性疾病(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血管性疾病、中毒性疾病、遺傳性疾病等。
健康生活方式重在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倡導的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理平衡是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同樣是維護人體肝臟健康的基本原則。”田廣俊表示,合理膳食是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的第一步,肝病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要做到因人而異和因病而異。對于普通的慢乙肝和慢丙肝患者,要保證足夠的熱量攝入,配合適量的蛋白質、脂肪,豐富的維生素和適量的纖維素;對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建議進行嚴格的熱量供應限制,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推薦地中海飲食膳食模式;對于長期飲酒或酒精性肝病患者,除戒酒外,建議保證足夠的熱量攝入,必要時進行加餐,同時增加優質蛋白和維生素的攝入;對于肝性腦病患者,則要限制蛋白攝入或進行低蛋白飲食,同時避免食用粗糙的食物;對于肝臟功能明顯障礙、伴有腹水或浮腫的患者應限制鈉鹽攝入;對于肝癌患者,建議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和有抑癌作用的食物,不吃發霉、變質、熏烤的食物。適量補充益生元和益生菌,有益于維持肝臟健康。
同時,適量運動對保持肝臟健康也有著重要作用。田廣俊告訴記者,慢跑和步行是兩項容易堅持的運動,每次慢跑40分鐘,每周3~5次,或者每天堅持步行40~60分鐘,保持速度適中,也可以采取慢跑與快走交替的鍛煉方法,這些均有助于控制體重,從而遠離脂肪肝。
此外,現已證實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的首要措施,也是其他治療措施起效的前提。田廣俊提醒,所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要保證每天至少有8小時的睡眠時間,不要熬夜;樹立積極樂觀向上的信念,保持心情舒暢,心態平和同樣有助于肝臟疾病患者的康復。(來源: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