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8-13 23:08:08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異性抗體反應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期間很難檢測到,并且經常被忽視。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一組特定測定法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HBs反應,從而檢查抗HBs是否可能參與功能性治愈(FC)。
該項研究采用的縱向血清樣本取自25名感染了乙肝病毒(HBV)基因型A并接受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的慢乙肝患者。這些患者中有14人達實現功能性治愈,而11人仍然處于被感染狀態(非功能性治愈)。測量了抗HBs免疫復合物(HBsAg-IC)、FcγRIIIa二聚體結合、表位特異性和中和功效。
研究結果顯示,在10/14名實現功能性治愈的患者中,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之前檢測到HBsAg-IC峰。這些HBsAg-IC峰值與ALT爆發性升高(8/10名患者)或ALT升高(2/10名患者)重疊。
在11名非功能性治愈患者中,有7名患者檢測到HBsAg-IC峰值,但與ALT爆發性升高無關。
在9/14名功能性治愈患者中檢測到FCγRIIIa結合,與重疊的HBsAg-IC/ALT峰無關。
功能性治愈患者在整個研究中具有穩定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位占有率,而非功能性治愈患者在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的前12-24周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位占有率降低。
來自功能性治愈患者的恢復期血清中識別出更多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位,并且比來自接種疫苗誘導產生的抗HBs更有效地中和HBV感染。
在所檢查的4/5名功能性治愈患者中,在HBsAg消失后中和效力似乎增加。
研究人員通過使用這些檢測方法證實,在感染HBV基因型A并接受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的這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HBs反應是存在的,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波動。與功能性治愈或未能實現功能性治愈相關的關鍵抗-HBs譜在該項研究中也被確定,提示抗-HBs反應在功能性治愈中扮演著作用。(更多肝病新藥研究信息敬請關注“肝臟時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