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1-23 12:04:2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據估計,全世界有超過2.5億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這些感染者有患慢性肝病和肝細胞癌的危險。目前已經開發了干擾素和多種核苷(酸)類似物作為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抗乙肝病毒治療,盡管這些藥物有一定效用,但很少能清除HBV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使用口服藥物的患者多數還需要終身治療,在某些情況下,長期使用甚至會出現病毒耐藥。這促使必須開發新的病毒靶標,乙肝病毒的病毒核衣殼便是其中之一。
埃默里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獨特的乙二酰胺衍生物——GLP-26,該藥可影響HBV核衣殼的裝配和cccDNA庫的補充。臨床前表現尚可,GLP-26在體外還顯示出對HBeAg分泌和cccDNA擴增具有重要作用。為了進一步表征該化合物,研究人員使用了能產生高水平HBVDNA的AD38裸鼠模型評估該藥對病毒復制和整合DNA的影響。
感染后第45天,與安慰劑治療的小鼠相比,GLP-26降低了HBV滴度2.3-3.0log10。與安慰劑相比,GLP-26和恩替卡韋的聯合治療使HBVlog10滴度降低了4.6倍。
接下來,研究人員在食蟹猴中檢查了通過靜脈注射(1mg/kg)或口服(PO)(5mg/kg)使用GLP-26的藥代動力學(PK)。發現GLP-26具有34%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平均輸入時間為3.17小時。口服劑量產生的平均峰值血漿濃度為380.7ng/mL,在給藥后0.67小時時觀察到(?30倍>體外EC90校正的蛋白質結合),平均末端消除半衰期為2.4h,平均面積血漿濃度與時間的關系曲線為1660ng·hr/mL。
GLP-26在食蟹猴血漿中的結合率為86.7%。最后,GLP-26在原代人心肌細胞中顯示出良好的毒性條件。
綜上,研究認為,作為對HBV感染治療的補充,GLP-26值得進行進一步的臨床前開發。
說一下,這款藥物是由埃默里大學研發的,已經有好幾年了(至少4年前略曉薛就看到有公開臨床前數據報道),可截止到今年我看到的依然還是臨床前研究數據報道,并且此前公開發表的一份臨床前數據顯示,這款藥物還沒上人體臨床便已發現有耐藥的情況,所以,估計這藥最終會涼涼......(更多肝病新藥研究信息敬請關注“肝臟時間”微信公眾號)!
上篇: 在研乙肝新藥: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