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7-06 01:38: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母嬰傳播是我國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的主要原因,預防HBV母嬰傳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關鍵。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和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在2013年“乙型肝炎病毒母嬰傳播預防臨床指南(第1版)”基礎上,更新了相應推薦意見,并于2020年5月,在《中華圍產醫學雜志》和《中華婦產科雜志》同期刊出。
為方便讀者閱讀,get其中最精華和核心的內容,小編將指南整理了10條干貨總結(具體內容還請結合原文全文)。
一、基本概念
1、HBsAg陽性
體內存在病毒復制,有傳染性。
2、HBeAg陽性
病毒水平高。
3、抗-HBs
中和抗體,陽性(≥10 IU/L)即有保護力。
4、高病毒載量
HBV DNA > 2×105 IU/ml,提示病毒復制活躍。不能進行HBV DNA定量檢測時,HBeAg陽性可認為是高病毒水平。
5、“小三陽”
HBsAg 陽性和/或HBeAg 陰性,病毒復制不活躍(HBV DNA 中位水平<103 IU/ml,僅1%小三陽患者>2×105 IU/ml)。
6、“大三陽”
HBsAg和 HBeAg雙陽性,病毒復制活躍(HBV DNA中位水平為107~108 IU/ml,> 2×105 IU/ml的比例約90%)。
二、HBV母嬰傳播
1、定義
指母體病毒進入子代,并在子代體內復制繁殖,造成慢性HBV感染。
2、危險因素
孕婦高病毒水平,即HBeAg陽性或HBV DNA > 2×105 IU/ml。
3、傳播的時機
通常發生在分娩過程中或生后。宮內感染非常罕見。
4、HBsAg 陽性的父親
精液中可存在病毒,但不能感染卵母細胞;精子細胞內無病毒。故HBsAg陽性的父親不能通過此途徑引起子代感染。
三、慢性HBV感染女性如何備孕?
1、以下女性可正常妊娠
無乏力、食欲減退等肝炎臨床表現、肝功能正常、無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2、以下女性需暫時避孕
肝炎活動時,即有臨床表現和/或肝功能異常者。首先采取休息等治療,暫不用抗病毒藥物,臨床表現消失,肝功能正常且穩定3 個月后再妊娠。上述治療 3 個月無效,需要抗病毒治療,待肝功能正常后再妊娠。
3、有生育需求但需要抗病毒治療者如何選擇用藥?
(1)首選不易產生耐藥性的替諾福韋酯(妊娠 B 類藥),待肝功能正常后再妊娠,同時繼續服藥。
(2)避免使用恩替卡韋和阿德福韋酯。
(3)使用干擾素者,停藥后可妊娠,但使用干擾素期間,禁忌妊娠。
四、慢性HBV感染者妊娠期管理
1、妊娠期隨訪
(1)慢性 HBV 感染婦女妊娠后,須定期復查肝功能, 尤其在妊娠早期和妊娠晚期。
(2)HBsAg陽性孕婦肝功能異常者,分娩后絕大多數可恢復正常,產后多數無需抗病毒治療。必須抗病毒治療,需掌握適應證。
2、侵入性產前診斷和胎兒宮內手術增加母嬰傳播嗎?
答:尚無定論。
3、妊娠晚期HBIG不能減少母嬰傳播
4、妊娠晚期使用抗病毒藥物預防母嬰傳播
(1)適用人群:HBV DNA 水平>2×105 IU/ml 或HBeAg陽性。
(2)藥物選擇:替諾福韋酯、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中,任選一種即可,無需聯合用藥,首選替諾福韋酯。孕婦有腎功能損害或骨質疏松時,可選用后2種。
(3)開始用藥時機:妊娠28~32周。
(4)停藥時機:分娩當日。產后每2~3個月復查1次肝功能,至產后6個月。
(5)對子代的安全性:尚需研究。用藥期間,密切觀察母嬰情況及隨訪結局。
(6)停藥后肝功能異常的處理:多數保守治療可恢復。抗病毒治療需掌握適應證。
五、剖宮產能減少母嬰傳播嗎?
答:不能。所以不推薦以預防HBV母嬰傳播為由而選擇剖宮產。
六、如何預防HBV母嬰傳播?
HBsAg 陽性孕婦,分娩過程中其新生兒已經暴露于病毒,無論孕婦妊娠期是否服用了抗病毒藥物,新生兒出生后必須盡快注射HBIG 和乙肝疫苗,這是預防母嬰傳播的關鍵!!!
足月兒和早產兒的免疫預防方案選擇見表2
七、孕婦HBsAg陰性而家庭其他成員HBsAg陽性怎么辦?
1、孕婦抗-HBs陽性:無需特殊處理。
2、孕婦抗-HBs 陰性:新生兒接種第2針疫苗前,感染者避免與新生兒密切接觸;如果必須密切接觸,新生兒最好注射HBIG。
八、HBV感染孕婦能否母乳喂養?
1、無論孕婦HBeAg陰性還是陽性,新生兒口腔有無損傷,均可母乳喂養,且在接種前就可開始母乳喂養。
2、孕婦妊娠期使用抗病毒藥物預防母嬰傳播者:
(1) 產后立即停藥:鼓勵母乳喂養。
(2) 產后短期繼續服用抗病毒藥物(如產后1個月):建議堅持母乳喂養。
(3) 產后持續服藥者:考慮母乳喂養,同時觀察對新生兒是否產生不良影響。
九、嬰幼兒隨訪
1、HBsAg陰性孕婦的子代:只要接受正規免疫,無需隨訪。
2、HBsAg陽性孕婦的子代:需要隨訪。
(1)隨訪時間:7~12月齡,即接種第3針乙肝疫苗后1~6個月(最佳時間為接種第3針乙肝疫苗后1~2個月);如未隨訪,12月齡后仍需隨訪。
(2) 隨訪結果及其處理:
HBsAg陰性、抗-HBs陽性:預防成功,無需處理。
HBsAg和抗-HBs均陰性:盡快再次按“0、1、6 月”方案接種3針乙肝疫苗。之后再隨訪。
HBsAg陽性、抗-HBs陰性:預防可能失敗,需6個月后再復查;如HBsAg仍陽性,則確定預防失敗,已成為慢性感染者。
十、其他
1、如妊娠前篩查血清學乙肝指標均陰性,最好在妊娠前接種乙肝疫苗。若在接種期間妊娠,無需特別處理,且可完成全程接種。乙肝疫苗對孕婦和胎兒均無不良影響。
2、妊娠期沒有篩查 HBsAg,分娩時盡快檢測。如果新生兒娩出后仍無法確定孕婦 HBsAg 狀態,最好給新生兒注射 HBIG;如有乙肝家族史,強烈建議注射HBIG。
3、產房備有 HBIG 和乙肝疫苗, 使新生兒能迅速接受免疫預防。
4、HBIG 為血制品,分娩前預先完成知情同意簽名,避免延誤使用。
5、分娩時新生兒曾“浸泡”在含有病毒的液體中,清理新生兒口腔、鼻道時,盡可能輕柔操作,避免過度用力,以避免皮膚黏膜損傷而將病毒帶入新生兒體內。
6、新生兒皮膚表面可能存在 HBV, 任何破損皮膚在處理前,務必充分消毒。盡可能先注射HBIG,再進行其他注射治療等。
7、HBsAg 陽性的不孕婦女, 無論 HBeAg 是否陽性,不影響輔助生殖技術的實施效果。
來源:婦產科在線
上篇: 乙肝新藥速遞:新靶向分子A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