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3-10 12:12:48
人氣:
編輯:乙肝知識
2021年新年剛過,娛樂圈兩個名人死于肝癌。盤點這幾年娛樂圈去世的名人,包括電影演員傅彪、歌手臧天朔、相聲演員勝杰、香港電影明星沈殿霞、羅文、吳孟達..他們經濟狀況很好,生病后國內外優質醫療資源豐富,但仍無法挽救生命。我們不禁感嘆,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生命在疾病面前都一樣脆弱。
癌癥之王肝癌。
JournalofNationalCancerCenter(JNCC)于2020年12月在線發布的國家癌癥中心數據《2015年中國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統計》顯示,在我國,肝癌總發病率為17.35/10萬,排名第五;總死亡率為15.09/10萬,排名第二;其中男性發病率為26.15/10萬,排名第三;死亡率為22.88/10萬,排名第二。
近80%的肝癌來自乙肝。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
肝能分泌膽汁,在糖、蛋白、脂三種代謝有重要作用。肝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體內產生的毒物、廢物、外來毒物、酒精等,都是通過肝代謝解毒排出體外的。另外,肝也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場所。
但肝又是一又是一個脆弱的器官。病毒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或飲食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害。病毒侵入肝臟后,肝臟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肝細胞變性腫脹,肝臟出血,炎性細胞浸潤,導致肝臟腫脹,正常功能下降。一些病毒性肝炎,如甲型肝炎,可以治愈;但也有一些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往往延緩,進展為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共同面臨的衛生挑戰,世界上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發病人數達到3.25億人,每年有140萬人死亡。根據我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表的《2019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流行概況》,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報告病例數最多的乙類傳染病,目前我國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約7000萬人,治療者約2000萬~3000萬人,但能接受規范治療的患者僅占11%左右。
數據顯示,我國近80%的肝癌患者來自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到肝癌,只有兩個步驟: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肝癌!
一般情況下,乙型肝炎確診后不會在短時間內發展成肝癌,從乙型肝炎到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需要一段時間。
肝癌往往是晚期發現的。
肝臟被稱為啞巴器官由于肝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只有包膜有神經覆蓋,只有腫瘤長到一定體積,才會壓迫包膜產生痛覺。再加上肝的良好代償能力,只有大多數肝壞了,才會出現明顯的肝功能異常。早期肝癌癥狀不明顯,如果平日不主動體檢,很難發現肝臟問題。
大多數肝癌在早期沒有特別典型的癥狀,在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視,甚至誤診。許多人發現肝癌,已經到了晚期。
肝癌容易轉移,最常見的轉移是肝內轉移,如左肝癌細胞轉移到右肝,有的是多發性轉移腫瘤。
怎樣預防乙肝引起的肝癌?
第一,乙肝疫苗接種。
一九九二年,中國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對所有新生兒進行乙肝疫苗接種。隨著乙肝疫苗的推廣,中國新生兒乙肝病毒感染率大幅下降。2002年,所有新生兒都免費接種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母嬰阻斷率可達95%以上,2000年后出生的新生兒基本消除了乙肝病毒的傳播。
已感染者應積極治療。
中國80%以上的原發性肝癌是HBsAg陽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續感染是主要原因。一旦感染乙型肝炎,應積極治療。
三是定期體檢。
當前,超聲波檢查是肝癌高危人群普查的主要手段。對高危人群,如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感染,肝硬化,有肝癌家族史,經常大量飲酒,肥胖和糖尿病人群,年齡在40歲以上,必須定期進行體檢,以達到早發現、早治療!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鍛煉。
最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鍛煉身體也很重要,包括戒煙,限酒,均衡飲食,少熬夜等等。
上篇: 乙肝病毒感染為什么很難徹底治愈?
下篇: 乙肝大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