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
乙肝病毒(
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疾病。乙肝廣泛 流行于世界各國,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一年 四季均可發病,但多屬散發。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
乙肝疫苗的應用是預防和控制乙 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1.血液傳播。這是
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最主要傳染途徑,如輸入含有
乙肝病毒的血液等。實驗證明,只要極微量含 有
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
乙肝病毒傳播。
2.母嬰垂直傳播。主要傳播渠道為宮腔內傳播、分娩過程傳播和分娩過后的接觸傳播。圍產期傳播是乙肝母嬰傳 播的主要方式,孩子多在出生時接觸母親的血液和體液被感染。感染的年齡越小,越可能成為慢性乙肝。
3.性生活傳播。在性生活時,
乙肝病毒可能通過破損的黏膜表面進入對方體內而引起感染。
延伸閱讀:
乙肝準媽媽在孕期必修“九節課”
乙肝媽媽也能生下健康寶寶!
乙肝病毒攜帶者孕期要做母嬰阻斷
孕媽媽:怎么能預防乙肝傳給胎兒?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