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3-03-06 14:23:46
人氣:
編輯:乙肝傳染
乙肝的學名叫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傳染性的病毒,為了有效控制這種病毒的傳播。目前,我國實行的是新生兒強制計劃免疫,一出生就接種乙肝疫苗。新生兒的免疫功能還不健全,一旦受到感染,很難清除病毒,會因此而成為乙肝病毒的攜帶者,所以對于新生兒來說越早注射越好,如果在24小時之內注射,它的免疫功能會達到90%以上。
乙肝疫苗是肌肉注射嗎
寶寶剛剛出生,身體那么脆弱,每個新任寶媽看到,醫生在寶寶小小的身上深深地扎一針都感到心疼不已,疫苗不都是皮下注射嗎?為什么要扎那么深?
不是的,新生兒疫苗中,不同的疫苗的注射方式不同,皮下注射的疫苗有:卡介疫苗、 風疹疫苗、麻疹疫苗、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甲肝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風疫苗、麻風疫苗、麻腮疫苗等。
肌肉注射的疫苗有:百白破、白破、乙肝、狂犬疫苗、流感疫苗。
乙肝疫苗正是肌肉注射的一種,新生兒的接種部位為大腿前部外側肌肉內,兒童和成人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內注射。
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的區別
皮內注射,是把藥物注射到皮膚的表皮以下,一般是真皮層以上,不到皮下組織。皮下注射,吸收比較快,但是比較疼,常用于皮膚過敏試驗、預防接種或是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肌肉注射是一種常用的藥物注射治療方法,指將藥液通過注射器注入肌肉組織內,達到治病的目的。肌肉注射位置要比皮下注射更深一些,深達肌肉組織。,所以看起來醫生扎地狠。
為了達到乙肝疫苗的吸收效率和免疫效果,我們國家實行的是肌肉注射。對于新生兒第一次選擇的是大腿前部外側的肌肉注射,后面選擇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這兩個部位相對于臀部肌肉注射來說,肌肉比較發達,而且血管少,皮下脂肪層較薄,是進行乙肝疫苗肌肉注射的最佳部位。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上篇: 病毒感染的癥狀
下篇: 乙肝孕婦可以做羊水穿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