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02-18 13:02:30
人氣:
編輯:乙肝治療
目前在我國乙型肝炎的人群不斷的在增加,很多人會感到疑惑,為什么現在乙型肝炎的人群會不斷的增加呢?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形成乙型肝炎的原因?
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簡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來源有母嬰傳播、嬰兒期感染、性傳播,抵抗力較弱的被感染者。
1.母嬰傳播
母嬰是最常見的乙肝病毒傳播的方式之一,它實際上也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的。新生兒在產程中會接觸大量的母親的血液,很可能造成乙肝病毒的感染,這是母嬰傳播的最主要的途徑。
懷孕的時候,如果子宮面的血管有破損(如發生胎盤剝離等情況),母血滲漏至胎兒血循環,才有可能發生宮內感染。母嬰傳播是可以通過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來阻斷的。
2. 血液傳播
血液傳播主要是通過輸血和血制品、破損的皮膚和黏膜來傳播的。由于對獻血員實施嚴格的HBsAg篩查,經過輸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經較少發生;經過破損的皮膚黏膜傳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侵入診療操作和手術、不安全注射(特別是注射毒品)等。
3. 性傳播
與HBV陽性患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HBV的危險性增高。
4.抵抗力較弱的被感染者
通常形成乙肝的原因都有哪些?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觸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現為不發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與機體處于共存狀態,成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5.嬰兒期感染
幼嬰兒如長期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陽性母親、保姆、親屬密切生活接觸,如哺乳、喂食、親吻等可導致感染,由于幼嬰兒期機體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無力清除病毒,容忍乙肝病毒與其長期和平共處,而成為攜帶者;也可通過預防接種和注射途徑感染。嬰幼兒期在易感的環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攜帶的幾率約高8倍。
乙肝病毒攜帶者護肝注意以下五大要點:
1.注意飲食平衡
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要暴飲暴食或常饑餓,這種饑、飽不勻的飲食習慣,會引起消化液分泌異常,導致肝臟功能的失調。所以,乙肝病毒攜帶者飲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
2.養肝護肝需多飲水
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3.養肝護肝少飲酒
肝臟代謝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飲酒會傷肝。據醫學研究表明,體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謝60克酒精,若超過限量,就會影響肝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4.保持心情舒暢
樂觀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惡郁,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要想肝臟強健,首先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發,順調。
5.適量運動
乙肝病毒攜帶者要多做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這些活動既能使人氣血通暢,促進機體吐故納新,強健身體,又可以怡情養肝,達到護肝保健之目的。
下篇: 什么是乙肝